社区
所有话题

令我记忆深刻的犯罪心理学知识|有奖征集

14个笔记 #科普

关注
App查看  |   
  • 星标笔记(7)
  • 全部(14)
  • 好看(2)

1、征集时间:2021年11月8日——12月31日


2、内容要求:谈一谈犯罪心理学当中有什么知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3、奖励规则:优质笔记奖励10鲸币,精华笔记奖励30鲸币,同时投稿音频或短视频并被采用,额外奖励100-300鲸币。详细说明请点击此处查看


  • 天天好好学习 天天好好学习 已发布1832个故事
    令我想起今年6月初和一个从美国来上海的异性朋友,给我说现在他所居住的美国加州的一个犯罪心理学知识。

    他说:后来今年2月份,由于加州的冠病失业率非常严重;所以政府就通过了一条新条例。

    就是:只要在超市里偷窃价值少于$2,000美金的东西,就不会被定罪。

    结果条例一出来,很多人第二天就到Walmart超市里去把架子上的东西一扫而空;甚至还有人明目张胆,很嚣张地骑着自行车进去超市,把东西塞进自己的背包里。

    超市里的保安也只能眼睁睁地看东西被偷走;由于价值少于$2,000美金,他们也不能把偷东西的人送进警察局去。

    这令我想起了“破窗效应”。

    这效应由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以美国超市为例;政府由于不制止少于价值$2,000美金的偷窃,结果大家都铤而走险。一个人开始带头;结果就有更多美国人去试探法律,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互动 2
    点赞 6
    分享

    楼主 : 回复 ~小梦~: 嗯嗯。是的。 回ta 点赞 1

    ~小梦~ 乌合之众 回ta 点赞 1

    回应ta,写下感受

  • 林微¥ 林微¥ 已发布62个故事
    我看书的时候看到过一起事件,1999年美国俄亥俄州千年音乐踩踏事件,事件的真实性无法考证,但是这件事的确解决了我很多的问题。

    这件事表面上是说人们参加活动,太过激动而引发踩踏事件,但实际上这和歌手维尼尔森分不开关系。

    维尼尔森给人们的演唱会门票是“脚”的形状,看到脚的时候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跑步,而后维尼尔森在开始演唱会后,他不停的做着踩踏的动作,这导致台下的人不停的跟着节奏踩。

    第三步,给予奖励,在音乐会上,维尼尔森当某一处地方的踩踏声大时,他就会对某一块地方笑,此时的大荧幕就会映照出他的脸,制造出专属笑容,这让现场的人很激动,踩踏声越来越大。

    等到演唱会结束的时候,人潮流动,拥挤不已 维尼尔森在背景板上放出了脚的图片,此时的人们看到脚以后只会踩踏,于是这起事件就发生了。

    心理暗示,这是我在这起事件中看到的。

    这种心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比如说即将到来的双十一,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要买东西,只是传的人多了,会形成下意识。

    传销组织就是将心理暗示运用到了极致,心理暗示是一个很容易忽视的存在,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会被引导,而自己浑然不觉,这种常见在粉圈。

    但是不能否认,在这其中的积极作用,一些患者因为有创伤性应激障碍,在接受心理治疗的时候就会采用心理暗示。

    但我还是希望,当自己内心里开始绝对对一件事情开始信服,变得不正常的时候,要想到自己可能被他人影响了。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清醒。


      互动 1
      点赞 6
      分享

      天天好好学习 心理暗示,赞👍。 回ta 点赞 1

      回应ta,写下感受

    • 鳗鱼丝 鳗鱼丝 已发布3个故事
      犯罪心理学虽然听上去高深莫测,但也离不开心理学中的一些研究领域,比如: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认知过程,如记忆,思维,注意力等等;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里在社会互动中心理行为以及规律;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幼年到老年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临床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的学科;

      心理学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还属于比较新的领域,也有很多方向,今天想要聊一下的主要是目击见证心理学witness psychology这一方向,也是被研究最多的方向之一。其中就牵涉到了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力以及注意力等方面的知识。

      犯罪心理学家或是法医心理学家在案件中不仅要协助警方调查,很大一部分工作也需要直面罪犯,试图刨析为什么人们会犯下罪行,试图帮助罪犯恢复社会功能,防止再次出现罪行。

      为什么会对这个学科感兴趣是因为自己非常喜欢看悬疑探案类的书籍或者是影视剧,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犯罪案件和影视剧中的还是不一样的,现实生活中,破案其实非常曲折,充满着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一个人的定罪。
      你可以初步地了解到如何运用心理学在审问环节尽可能地提高准确性,以及如何从目击者那边搜集到有利的证据。

      一,人的记忆并不准确
      目击者在犯罪案件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案件现场发生了什么,目击者记住了什么,警方人如何通过询问获取最真实的信息,嫌疑犯又是如何被定罪的,这些就会牵涉到心理学中关于记忆的理论,人的记忆并不是像刻录机或者是电脑那样能够精准地记录过往,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发生改变,并不完全反应真实事件。
      我们的记忆并不想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牢靠,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带入,一定程度上曲解记忆,从而也就扭曲了真相,导致误判。心理学家正是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会运用各种方法来尽量地减小误差。

      二,不同的提问方式会导致目击者不同的判断
      有时候单单不同的提问方式就会带来更多的真相而避免扭曲,例如在让目击者指正嫌疑犯的时候并不直接让其指认现场的嫌疑人,而是先告诉对方,在你面前的这些人里,可能有嫌疑人,也可能没有,你可以选择说没有。这样就避免了目击者的误判。
      在询问目击者的时候,不要透露或是暗示任何信息非常重要,人很容易接受暗示并作出错误的判断,尽可能地让目击者自己对事件进行陈述。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约翰·帕尔默( Elizabeth Loftus and John Palmer)在1974年曾经进行过一个汽车撞击实验,两组人群分别观看同一个撞车视频。此后被不同方式提问,如一组被问那辆车“撞毁”另一辆车时,你估计车速有多快?而问第二组当“碰撞”发生时,你估计车速是多少?第一组回答的平均车速比第二组平均高出10公里。
      一周后,两组人员同时被问到,“有没有看到碎玻璃”,两组给出看到的答案分别是32%和14%,其实影片中根本没有出现过碎玻璃。
      这个实验证明了人的记忆很容易因为提问者的提问方式而被扭曲。

      三,旁观者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当有其他旁观者在场时,会显著降低人们介入紧急情况的可能这就是旁观者效应。在场的人数越多,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反过来说,个体被单独要求完成任务时,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
      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很常见,例如你在微信群里发问大家可能毫无反应,人们倾向于认为反正你是在群里发,我并没有义务一定要回答你。而往往单独向一个人发问的时候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回复。那么在一些有冲突产生的犯罪现场,大家可能为了自保,也可能觉得事不关己,自己并没有义务,或者别人肯定会救的,从而选择默默旁观。

      四,非注意盲视
      当你专注于某一件事的时候,你可能会忽视另一些在你眼皮底下同时进行的事情,1999年Simons和Chabris做了一个“大猩猩在你中间”gorilla in the midst的实验,参与者被要求观察两组队员传球,一组穿黑色衣服一组穿白色衣服,参与者需要说出队员传了几次球,也就是说是需要集中精力才能完成的一项任务,这时研究人员在其中穿插了一个从穿着黑猩猩道具服的人从中间走过,只有44%的参与者发现了这个黑猩猩,也就是说一半多的人压根没有注意到这么明显的一个物体经过,那么在一个犯罪现场,人也就极其有可能没有注意到一些重要的线索。
      当目击一些暴力场景的时候,目击者可能仅仅会注意到令人害怕的武器,比如刀枪,从而使目击者忽视了一些其他信息,比如罪犯的长相,体格特征等等,从而不利于指证罪犯。

      有很多变量会影响目击者证词的准确性,这些变量为估计变量estimator variables,了解这些变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证词的准确性:
      自信并不意味着证人就是对的,有时候证人的记忆并不可靠;
      目击者距离案发现场多远,现场是否明亮,目击者在案发现场呆了多久都会影响到证词的准确性,而通常人们估计时间或者距离并不准确;
      年龄也会是一个影响因素,超过70岁,听力,实力和注意力都会有所下降,孩子提供的信息比成年人更不准确。

      参考:
      Summary of Week 3 - Forensic Psychology - The Open University (futurelearn.com)
       旁观者效应、非注意盲视-百度百科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25个心理实验 (上) - 知乎 (zhihu.com)
        互动 1
        点赞 3
        分享

        天天好好学习 哈哈😄,你也重出江湖啦! 回ta 点赞 2

        回应ta,写下感受

      • 神秘菇 神秘菇 已发布344个故事
        谈一谈犯罪心理学当中有什么知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犯罪心理学里也有这么一个现象,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个现象讲述的是绑匪抢劫银行。之后这一群女性变得想帮绑匪,甚至爱上绑匪,想与其结婚的现象。

        出现这样的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的诧异,也让解救的警察们感到大跌眼镜,因此它也由此而得名,非常的著名。

        之所以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是人质的自我意识。

        这是人质们在囚禁期间受到了无法理解的待遇,进而发展出的部分。他们会走向两种不同的极端。

        如果人质的自我比较强大的话,会对绑匪这些行为和观念产生认同。会希望自己和绑匪一样强大,自我拯救。这类人很容易发展出反社会人格。

        如果人质的自我比较弱小的话,会对绑匪产生同情、依恋,希望帮助绑匪降低刑罚,甚至爱上绑匪,并将自己嫁给他。

        所以我由此我得出的启示是,我们人要有自我意识,但是程度要适中,不能太强大,也不能太弱小。时刻保持自我的觉知,并且我们要时刻保持独立性和边界感。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时刻保持自我的觉知,不要让自己我太强大,听不进别人的话;也不能让自我太弱小,凡是别人的话都听,没有自己的主见。并且我们要保持独立性,平时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适度依赖,对外界不要过度依赖。依恋这种感受很容易产生,尤其是环境当中没有第三者存在的时候,但是这个一定要尽力预防,让自己独立起来。尽量保持理智而不是感性。

        没事时多学习心理学和自我保护技能,学习预防和自救的知识,多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没事的时候多做练习和训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多学习预防和自救的技能,发生事情的时候实践自救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胡巴+_+ 胡巴+_+ 已发布141个故事
          #犯罪心理画像#

          “犯罪心理画像”是张蔚老师在他的课程里谈到的一个概念,我对此特别特别特别感兴趣。

          同时,我特别喜欢看美剧的《犯罪心理》,因为这部剧的FBI探员会根据所收集到的遇害人的情况,加以分析从而得到犯罪嫌疑人的侧写,也就是张蔚老师谈到的“犯罪心理画像”。

          最终,缩小排查范围,锁定目标,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

          但是据张蔚老师介绍的真实情况来看,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所以看起来会特别神奇,时间上也是比较快速的。

          而真实情况下所进行的“犯罪心理画像”,可能需要的时间是几天,甚至是几周。并且它只能作为一个侦查辅助工具,虽然也很有用,但是准确率无法打包票保证很高。

          但是“犯罪心理画像”有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即张蔚老师所说的:针对的对象越特殊,它做的就越准,换句话来说,越特殊的犯罪行为或者越特殊的犯罪人就越好做。比一个连环杀人犯。

          也就是说,假如对方是一个普通的偷过一次或两次东西的小偷,我们很难运用到这个技术来分析小偷。但是,假如是一个连环杀人犯,类似于开膛手杰克,这个犯罪心理画像的技术作用就非常之大了。或者说,是关键。也因此,犯罪心理画像的技术在很多大案要案的辅助侦查是非常必要的。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神秘菇 神秘菇 已发布275个故事
            #壹心人7小作业2#

            看到这个主题,第一个浮上脑海的是“天生犯罪人”这个词。

            🍀首次接触到这个词,大概是在17年前,参加省行政管理干部学院培训。

            一位资深的教犯罪心理学的教授讲的。

            当然,那个时候对这个词的理解,还在比较表面的特征上。

            老师一讲这个词,我的第一感受是:原来真有这样的。
            第二感受就是:头脑中出现了一种固有印象,仿佛是原来电视上看到的杀人犯的特征。

            🍀再次听到这个词,是看到李玫瑾教授讲课时。

            她说有类重刑犯,显示出的共同特征是:情感很少。不仅情感表达很少,而且基本上没有同理心。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会做出类似于“杀人不眨眼“的事情。因为他们对被杀的人,根本没有同理心。

            李玫瑾教授讲,有个杀人犯因为不想当着母亲的面杀人,所以放下了武器,其实是挽救了两个公安干警的生命。

            她说,这样的人最起码是有情感的。只要有情感,人就会有忌惮。

            🍀后来,学到对于“天生犯罪人”的更为专业的解释。

            比如:极度自恋的人。

            这样的人往往会自恋到,把自己和他人视作不同的物种,认为别人就应该满足自己的需求。

            他们其实从内心深处是看不起别人的,并认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可以牺牲他人的利益。

            比如:以冲动的方式寻求欲望满足的人。

            这种人还处在和动物性比较一致的心理发育阶段。

            比如:缺乏同理心,缺乏罪恶感的人。

            这类人没有什么道德意识,所以用道德根本约束不了他们。

            🍀随着学习的深入,相信对此还会有更多的认识。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萌洋洋同学 萌洋洋同学 已发布25个故事
              #壹心人7小作业2

              此时此刻点进这个话题的你,我想,你也是一名酷爱剧本杀游戏的“侦探达人”。
              接触犯罪心理学的第一本读物就是《犯罪心理学》,它是一本讲述FBI使用“犯罪心理画像”技术侦破杀人案件的读物,整本书的重点并不是与高智商罪犯斗智斗勇的场面描写,更多的是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警方如何运用“犯罪心理画像”这门技术。
              可以说是,一本地地道道方法论研究手册,对于热衷于“剧本杀”桌游的小可爱来说,我还是强烈推荐去读一读、学一学这种侦探思维。

              这种侦探思维对我们学习、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启发作用,特别是做研究生阶段做学术研究。
              (1)收集充足的信息,还原真实的现场
              我们在着手做学术研究的时候,特别是理工科研究,收集实验数据是研究的必然阶段,置身于职场也同样受用,每一份企业未来规划不是亿万个数据堆砌的呢?
              (2)基本假设是,罪犯都是有心理缺陷的,所以要找到尽可能多的当事人。
              用“狼人杀”桌游经典的话术,每一个白天“狼人自爆”都不是平原无故的,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如此,我们做学术研究必然需要从相关人士那里获得更多一手资料,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3)找准突破口,通常从罪犯最薄弱的环节下手。
              在嫌疑人最放松的、或最极限的状态下进行观察,发现蛛丝马迹。
              我们做学术研究也同样如此,要有问题意识,也就是学会自我提问,提出一个好问题,并一击即破,这就是所谓的突破口。

              这本书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真谛。
              人为什么会犯罪?
              犯罪的本质原因,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欲望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与满足。
              所有的罪犯都不是天生具备“想要犯罪”的念头,都是从小至今的环境把他推向犯罪的边缘,直至使他步入犯罪的深渊。

              所以,学会及时化解并管控自己的情绪是至关重要。
              不要让负面的情绪冲昏自己的头脑,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理智地去面对世间的美丑善恶。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