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所有话题

哪个心理学实验颠覆了你的认知?

16个故事 #科普

关注
App查看  |   
  • 星标故事(10)
  • 全部(16)
  • 好看(2)

叙述一下哪个心理学实验曾颠覆过你的认知,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和启发。

  • 萌洋洋同学 萌洋洋同学 已发布25个故事
    #壹心人7小作业1
    心理学实验:斯坦福大学模拟监狱实验

    我们对于当今世界环境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不完善的、不严谨的,为什么当今社会,很多人会对“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抱有偏见呢?
    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大多数还是承认环境会对人类自身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斯坦福大学模拟监狱实验中,心理学也曾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影响,而且还发现,这种所谓的影响要比我们想的要大得多。
    简单的解释,在某些强有力的情境之下,一个好人也可能做出恶行,天堂的拂晓晨星路西法也会堕落成地狱魔王撒旦。

    在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菲利普和他的同事们在大学地下室里搭建了一个模拟的实验性监狱,征集了二十四名心智体能正常的志愿者,并保证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报酬,但必须完成为期十四天的实验。
    这是监狱实验的开始,也是噩梦的开始。
    他们被随机分成了两组:
    一组大学生扮演监狱中的“囚犯”的角色。
    另外一组则是扮演“看守”的角色。

    为了让实验更真实, “囚犯”的姓名被数字所代替,每个人都穿上犯人的衣服,戴上脚僚和手铐。扮演“看守”的学生们,则穿起了警服,戴上墨镜,拥有一切真实狱警所拥有的权力。

    一开始,津巴多教授认为自己的模拟监狱实验只是平淡无奇的两个星期,毕竟参与实验的人都是“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
    但是,在第一周还没结束时,模拟监狱的情况就发展到了不可控的地步,实验被迫叫停。

    这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以往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斯坦福学生蜕变成了两群人:扮演“看守”的学生们,挥舞警棍,肆意侮辱一周前还是自己同学的“囚犯” ,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看守”表现出了虐待狂的倾向。
    而扮演“囚犯”的学生们,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不少人开始出现心理上的应激障碍,即由异常的环境和心理反应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当时心理学家得出结论:
    人们往往会陷入直觉思维和机械思维的误区。
    换言而知,环境足够可以改变以改变一个人几乎除肉体之外的精神和意志的全部。

    这也正是为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每天996拼命加班赚钱买学区房,其目的就是为了孩子,能够进入当地校园环境氛围不错的学习。
    因为他们深知,环境对于一个成年人的影响之大,更何况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呢?
      互动 1
      点赞 4
      分享

      楚明灯 我也认为这个试验改变了我的认知。原本善良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变得如此残暴。 回ta 点赞 2

      回应ta,写下感受

    • 故来 故来 已发布11个故事
      #壹心人7小作业2
      稀奇古怪的心理学实验数不胜数,但至今让我触动,并且在生活中给我提供照顾长辈方法,让我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可能并不正确的,是其中一个有点平淡的实验。
      那是一个关于人的控制力对幸福影响大小的实验,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足够的掌控力时,我们能够更容易感觉到愉悦和快乐。但当我们逐渐苍老,步入老年的时候,一方面自己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力下降,不能再参与工作,另一方面身体上的各种疾病和机能退化,也让老人对自己的控制力下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对外界的控制力,是否对提高老人的幸福感有用呢?

      兰格和罗丁一直在研究控制力的问题,他们做了一个实验,把这个问题放在真实的老人生活的环境进行研究,被试是来自疗养院的老人。

      他们与一家物质条件相当优越,能够满足老人的各种物质需求,规模大且现代化,医疗等等各方面设施都相当完善的养老院达成了合作。这里的老人总体而言身体健康状况相近,经济外在条件也相近。他们随机选择了两层楼的老人作为被试。

      一组老人进行了提高控制力的训练,他们得到的信息是,自己有责任照顾自己的健康,并且能够对生活的环境提出意见能够安排自己的房间,一些细微处比如放映电影选在哪一天,也以老人自己的意见为准。

      而另一组老人提供相同的外在条件,但并没有传递关于每个人要对自己健康有责任的信息,各种小事也都由院方安排妥当,不主动过问老人的想法。

      实验中,实验者进行了两次测试,一次在实验开始之前,一次在实验进行三周后。通过各种问卷测试了老人的快乐程度和活动水平,也通过护工测试了他们认为老人的机敏、快乐程度。

      最终的结果差异是明显的,拥有更高控制力的那一组老人,更加机敏,也更加快乐。

      这个实验所颠覆我的认知是,我们平时对待老人,总是让他们歇着,什么事情都不告诉老人,怕他们为自己担心,或是觉得老人不理解自己,这样一种看似关照的行为,其实是在进一步剥夺老人所剩不多的控制力,或许在日常生活中,在一些小事的权利中让渡,让老人有更多决定某件事的机会,对提高长辈的幸福感其实更有用。
        互动 1
        点赞 1
        分享

        踏雪 哇 醍醐灌顶 回ta 点赞 1

        回应ta,写下感受

      • 心之舟 心之舟 已发布53个故事
        #壹心人7小作业2
        心理学家艾伦·朗格教授提出:“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这个概念确实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我本来也觉得衰老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人就是在一天天变老的,到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事,但朗格教授的这个实验让我对衰老有了新的认知。
        她在1979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匹兹堡的一个老修道院里,朗格教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里面布置得跟20年前一样。他们邀请了16位老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8人一组,分别是实验组和控制组参加实验,让他们在这里生活一个星期。
        这一星期里,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当中,他们被要求更积极地生活,因为w这里没有人帮他们穿衣服,也没人扶着走路。两个组区别仅仅在实验组的成员必须努力让自己生活在1959年,而控制组则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1959年发生的事情。
        实验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状况都有了明显改善,而且相比之下,实验组老人进步更加大,他们的关节变得更加柔韧,手脚也更加敏捷,在智力测试中得分也更高。这其实充分说明了其l一个人衰老的速度与他所在的环境有很大关系的,而且当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权的时候,往往更年轻,也更充满活力。
        现在能看到有很多八九十岁的老年人依然活得多姿多彩,因此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不被年龄吓到、束缚,衰老也就不会来得那么早。
          互动 0
          点赞 1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媛言 媛言 已发布20个故事
          #壹心人7小作业2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刚出生的幼猴和猴妈妈分离开来,并将幼猴交给两个“妈妈”抚养。

          这两个“妈妈”分别是:一个胸前挂着奶瓶的铁丝“妈妈”;另一个则是全身包着柔软布料,能给幼猴提供接触感的布料“妈妈”。

          在实验中,每天的24小时里,幼猴有3个小时因为要喝奶或喝水才和铁丝“妈妈”呆在一起,而呆在能给它柔软接触感的布料“妈妈”那里居然长达18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则在两头跑来跑去。

          哈洛通过这个实验发现,幼猴更愿意和能给它提供接触感和依恋感的布料“妈妈”在一起,而不是那个只能给它提供喂养而无法提供接触感、依恋感的铁丝“妈妈”。

          这个实验就是有名的恒河猴实验。它证明了与喂食相比,身体柔软的接触感对依恋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实验的对象是幼猴,不过心理学家认为它对人类同样适合。

          恒河猴实验让我们意识到,原来妈妈与孩子之间亲密地接触与情感,是促使一个孩子正常且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以前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总提倡要经常给婴儿进行抚触按摩,看了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妈妈温柔的触摸可以为婴儿提供“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而这种安慰感是爱最重要的元素。

          俗话说:“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从哈洛实验我们还可以看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尽可能地减少与孩子长期分离,尽可能地担负起亲自喂养孩子的责任。

          或许在孩子童年的时候,我们错失了对孩子爱的表达,那么从现在开始也不迟!在孩子不开心的时候,请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在孩子经受挫折、失落的时候,请给予孩子贴心的鼓励;在全世界否定他的时候,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从小被爱滋养的孩子,长大后一定是自信、阳光、快乐的。


          互动 1
          点赞 1
          分享

          踏雪 爱需要陪伴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轻舟_海洋 轻舟_海洋 已发布20个故事
          #壹心人7小作业2"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赫伦、斯科特于1954年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的实验室进行了一场名为感觉剥脱的实验。
          在实验中,先后做了尝试剥脱或限制人的五种感觉,分别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在实验的开始阶段,实验者感觉一切良好,能够有自主的意识,能够想到很多东西。但在实验的后面阶段,大约第三天左右,实验者开始出现一些幻觉等各种异常行为。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人的各种感觉对自身十分重要,人的大脑通过对这些器官对外界做出正确的解读和分析。如果切断本身与外界的联系,人们便会逐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包括自言自语、举止混乱、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现精神错乱和异常。
          在生活中,我们以为不同别人交流会使自己内心平静,误以为自己如果躲进深山老林就会很有品味,以为不同别人连接会产生许多灵感,会做出很多有趣的事情。但事实可能是,当我们与外界失去连接的时候,也是我们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时候。
          通过这个实验,也让我意识到,人世间最恐怖的事情恐怕就是剥夺人的各种感觉。这是一种使人崩溃的试验,人的感官被剥夺不亚于使人的大脑独立起来。忽然想到小说《三体》中云天明大脑被送出的场景,那是一种绝世的孤独,一种绝望的体验,一种你无法想象的体验。
          看完感觉剥脱实验,有一种莫名的震撼和震动,无法用言语来表述。
            互动 0
            点赞 1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怡名 怡名 已发布235个故事
            哪个心理学实验曾颠覆了我的认知?
            当属“疤痕实验”。

            实验中,心理学家们征集了10位志愿者,化妆师在每位志愿者左脸颊上涂抹上逼真的鲜血和令人生厌的疤痕。
            让每位志愿者都看到自己脸上的疤痕。
            心理学家告诉每一位志愿者,为了让疤痕更持久,在疤痕上再涂抹一些粉末。其实是用湿棉纱把化妆出来的假疤痕和血迹擦干净了。但志愿者并不知道,都相信自己的脸上有一大块伤疤。
            志愿者们被分别带到了各大医院的候诊室,装扮成等待医生治疗面部疤痕的患者。
            志愿者们在这里观察和感受人们的种种反应。
            志愿者们反馈给心理学家的感受几乎都是别人缺乏同情心、躲避自己,对自己不友好等等。

            这个实验说明:人们关于自身错误的、片面的认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他们对外界的感知。
            因为他们本来脸上没疤痕,只是因为相信自己有疤痕,所以对陌生人的感受大不同。
            这对于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我们虽然外在没有疤痕,可内心里常常会认为自己有一些缺陷,如自己不可爱,自己不讨人喜欢等等。
            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时,我们在与外界交往中,会不知不觉用我们的言行反复进行验证,直到认定我们确实就是那样的一个人。
            就像是我们为自己预设了某种结果,会让结果符合我们的想象。
            就如同我们认定自己脸上有疤痕,别人厌恶一样。

            所以,针对自己有一些片面或是错误认知,我们要学着去识别,从而减少我们内心里的疤痕。

            昨天,我看得到的罗振宇发布公告,因疫情防控,跨年演讲不能安排观众进场,罗胖将面对12000个空座位,进行演讲。
            我真的很佩服他。
            可能许多人设想,面对着那么多空座位,会不会尴尬?是不是没必要?
            或是其他的想法。

            而这样的想法看了疤痕实验后,会不会引发我们的反思,是不是我们内在的片面的想法呢?

            罗胖想的是“没有现场观众的跨年演讲,怎么能讲好?”
            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去识别并且破除自己内心的疤痕,不因片面的认识,影响对外界的感知。
            也可以像罗胖那样,面对变化,勇敢挑战。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神秘菇 神秘菇 已发布75个故事
            【格赛尔双胞胎学习实验】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引人注目夺人眼球的实验,但是它确确实实在我的人生某一时刻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这个实验的内容是: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教授选取了一对同卵双胞胎来教他们爬楼梯。
            在两个人先天基因几乎完全相似的情况下,哥哥比弟弟早开始学习,在48周开始学习爬楼梯,而弟弟从52周开始学习。
            但是结果是:哥哥虽然比弟弟早学,但两个人最后都在58周的时候学会了爬楼梯。

            这个实验让我很有感触的点在于:现代这个快节奏社会,总是要求我们要快快的适应,快快的掌握,对于孩子的要求也是不可以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这个要求几乎被我们内化到了潜意识里,一旦我们在某些方面的竞争中落后就会感到非常焦虑,无论这个竞争对你来说是不是真的有意义,“落后”这件事就已经在内心被判定为不能接受的。

            所以当我看到这个实验的时候,就突然像是从这种惯性思维中抽离出来了。原来每个人都自有发展轨迹,即使暂时看起来落后了,也并不是真正的落后了。

            在这个实验里,弟弟看似比哥哥学的要晚一些,但是在落后的这段时间里,他的身体发育更成熟,并且对动作的掌握更熟练,因此对于新知识的接纳程度反而高于哥哥。
            我们不能够只着眼于眼前一件事情的胜负,而忽略了去看看自己的能力究竟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能不能够接纳自己暂时的落后其实是我们的精力放在了别的地方的成长上,并不是真正的“落后”。

            所以,现在每当我想起这个实验的时候,总是能够让处在焦虑心态的我很快从中抽离出来,允许自己停一停,允许自己慢下来,获得更多对于人生的掌控感。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翎舞 翎舞 已发布3个故事
              #百事大挑战

              可乐,一种棕色的充满碳酸气的糖水,总能给人无限快感。人们戏称它“肥宅快乐水”,想象一下炎热的夏日,吹着空调沉浸在游戏世界,不时拿起冰镇可乐豪饮一大口。糖水的甜伴随着碳酸的刺激让人瞬间清醒,仅剩的炎热与烦躁随着饕足的饱嗝消散在屋中。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则一直作为可乐界的周瑜和孔明,两者从化学成分到含量、从外观到口感都极为相似。但是有很多的消费者却坚定的选择其中一种,而对另外一种嗤之以鼻。既然两种可乐在配方上都一模一样,又是什么导致了人们截然不同的选择呢?McClure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在2004年开展了“百事大挑战”实验。

              McClure给被试两杯可口可乐,其中一杯注明是可口可乐,但告知被试另一杯是可口可乐或者百事可乐。要求被试品尝之后指出他更喜欢哪一个杯子里的饮料。两次品尝之间被试用清水漱了口,以保证准确品尝两杯可乐的味道。结果发现,被试对注明是可口可乐的饮料有明显的偏好。

              在随后进行的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中,他发现品牌知识对味知觉偏好的影响,与前额叶的背外侧区域以及海马的活动有关。前额叶背外侧区域和海马都与记忆有关,说明当被试知道他喝的是什么牌子的可乐的时候,相关的记忆就会激活,从而影响我们的偏好。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了我们在消费的时候做出的选择可能不是真的对这个物品本身的喜好。当一件商品被赋予了更多使用价值之外的东西,一切都变了样。被赋予了品牌的碳酸糖水会赢得更多人的喜爱,奢侈品加身成为身份的象征,在健身房豪掷几千块钱就能创造“自律又自由”的假象,筋膜枪成为了中产阶级享受生活的标配……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物质极为丰盛,我们进入了消费主义的时代。信息科技进一步发展,广告的花样层出不穷,各种信息看得人眼花缭乱,我们落入了无穷欲望的陷阱。各种公司通过广告传媒无时无刻不在对大众洗脑,选择我们的产品,就代表着与高贵同列,与权力同阶,明天你就能成为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品牌成为了身份象征的符号,消费者消费的不再是物品本身,而是品牌创造出的一堆符号,是品牌呕心沥血打造的虚假美梦。人们逐渐被电子屏背后发出的声音吸引,眼里脑中再也容不下什么其他的东西,如海上的舵手向着塞壬的歌声扬帆驶去,一头栽入符号构成的暗礁,再无生还的可能。

              世界终归是人类的,而不是符号的。我们要回归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需求,不再为物品的附加价值而牵绊。拿起那杯可乐的时候,管它是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呢,咕咚一口咽下去,它总会变成你快乐的源泉。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苍月微凉 苍月微凉 已发布53个故事
                最近在看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里面有一个关于【从众效应】的实验,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也是心理学史上非常著名的实验。

                ◆知觉判断实验

                四个被试者在一个房间需要对四根直线的长短做出判断。其中1号直线为基准直线,2号、3号和4号直线为比较直线,在实验设计中,3号直线和1号直线一样长,2号直线和4号直线与1号直线长度有明显差别。而且这两条直线和另两条之间的长度差别,被试者任务是判断另外三条直线中哪一条与1号直线的长度最接近。

                真正的被试者,需要在【前三名被试者一致认为2号直线与1号直线一样长】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

                在没有群体压力的情况下,这些被试被要求单独进行判断,他们都不会犯错。因此,心理学家们预测即使有从众行为,发生的数量也会很小。但是实验结果恰恰相反,在所进行的12轮判断中,面对群体压力,大约有四分之三的被试至少出现了一次从众行为,做出了跟随其他假被试的错误选择。而在所有的选择中,遵从错误判断的平均比例居然达到了35%。

                从众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如此之大,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人最基本的感知觉判断。这个实验被不同国家的心理学家重复过无数次,甚至在初次实验之后的几十年后仍旧能够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

                《社会性动物》作者阿伦森认为,在这种看似不可理解的行为中至少存在两点原因:
                ①从众行为的一个目的是:确保自己的意见正确;②另一个目的是:通过不辜负他人的期望来赢得他人的好感。

                给我的启示,有两个方面——

                一是要保持冷静的思考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

                我特意在网上找了【知觉实验】四根直线的图片,确实是那种只要眼睛不瞎,就能做出正确选择的简单测试,因此,更加提醒我们要警惕从众效应的影响,面对他人的意见,始终留一份怀疑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朴素价值观,相信自己的判断。

                二是要警惕从众效应的自我欺骗特点。

                从众效应,在一个群体里面,具有自我欺骗的性质。这种自我欺骗容易被放大,让自己置身于成为一个反复得到确认的虚幻世界,把时间花在对集体做出的决策进行合理化上面,并对自己的不同想法进行自我审查。

                因为自己本身在体制内待了很多年,这种感觉很是强烈,很多人在群体权威的影响下,非常容易自我感动和欺骗,失去理智的判断和冷静的思考。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Tina Tina 已发布35个故事
                  #壹心人7小作业2
                  1964年的一起命案,引起全美国轰动,因为38位旁观者无一报警,导致了被害者被残忍杀害。这事在美国掀起了社会道德观的反思浪潮。

                  针对这这一现象,JohnDarley和BibbLatane模拟了一系列的紧急事件,并对参与者的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

                  他们的结论告诉我们,旁观者为什么会冷漠,并不是不愿助人,而是是因为他们的助人行为被中断。

                  关于助人模型,它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作为潜在的帮助者,必须首先认识到某一紧急事件的发生,如果没意识到事件发生,不会提供帮助;

                  第二步、必须对情景做出解释,即某个人是否确实需要帮忙。这个时候,人会产生难堪或者害怕的心理,你可能不会提供帮助;

                  第三步、你必须承担个人的责任。如果你一个人在场,你可能会立即提供帮助。当有其他人在场,你可能会觉得其他人也会提供帮助,所以你的责任就没这么大了,你可能不会提供帮助;

                  第四步、如果自己承担了责任,那么必须决定自己该做什么。比如有呼吸困难的病人,你可能不知道如何救助。你可能不会提供帮助;

                  第五步,当你决定行动的时候,你就必须去做。比如现在很热议的,对老人家,扶不扶的问题,会让你头脑出现一些画面,你可能不会提供帮助。

                  人这一生中遇到突发事件的机率很小,当我们了解了旁观者心理之后,我们能做的就是,遇到突然事件的时候,要按照自己是唯一旁观者那样去行动。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