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所有话题

给我最多启发的社会心理学知识

21个笔记 #科普

关注
App查看  |   
  • 星标笔记(12)
  • 全部(21)
  • 好看(2)

谈一谈社会心理学当中哪个或哪些知识曾带给你触动与启发,你又是如何将他们应用于生活的?

  • 心向阳工作室 心向阳工作室 已发布305个故事
    投射。

    当我一直将手指向外去表达愤怒的时候,我是看不到自己的。我看不到自己的时候,我觉得一切所有的外境的呈现都是因为别人,我才是那个事件的受害者。

    我是受害者,那外境上一定有一个施暴者和拯救者。

    我又充当了那个拯救者。

    施暴者的对象变得非常多,也可能是今天的天气,也可能是那个向我投来恶意的陌生人,更像是我身边的亲人。我觉得身边的亲人才是让我受害的最佳人选。

    于是我一直手指向外。一直沉溺在自己的伤痛里。

    后来我学习了心理学当中的投射理论。才知道原来外界的呈现就是你的魅力。当你的内心是什么样子,外境的呈现就是什么样子。

    这也让学习了投射理论的我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就只有你自己。

    无论你投射出的是幸福,积极,快乐还是愤怒,恐惧和悲伤。都是你自己。

    看到投射理论,理解投射理论,学习投射理论最大的收获是。你终于手指不像在指向外了。

    当手指不指,向外更多的力量都收回了自己身上。

    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自己,探索自己,遇见未知的自己。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认识自己更有趣的事吗?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互动 0
      点赞 6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翅之梦~爱读书💞 翅之梦~爱读书💞 已发布135个故事
      在写这个故事集之前,我专门查了一下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的概念,以避免跑题。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社会群体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探讨。在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个体社会化过程,交往,言语发展,伙伴,家庭和居住环境及学校对个人的影响等。在社会群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群体交往结构、群体规范,态度、种族偏见攻击行为、风俗习惯和文化等。

      今天,我着重分享的还是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以及我的思考。

      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无须质疑。

      今天中午饭的时候,和朋友还说起来,现在犯罪了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普遍是比较两极化。

      他是一名陪审员,接触案件比较多,看到现在不满十八岁犯罪的孩子数量并不算少,有持续增长之势。很多要不就是支离破碎或经济较差,孩子没人管教,要不就是经济条件太好,父母也是没有正当管教。这两种问题比较突出。

      但是,归根结底,这几种问题孩子的解决,主要在家长,等出了重大问题,再教育孩子,追责任何人都已经为时已晚。被劳教了的孩子最可怜,一辈子都会烙印下“罪犯”二字。

      实在是不希望出现孩子用一生去疗愈童年的现象。

      可是如何教育家长呢?

      家长有两类,有优育意识的和没有优育意识的。

      有优育意识的,自然好说,还没开始怀孕,就开始备孕,怀孕了就开始胎教,孩子出生后,又开始学习育儿知识。

      当然,有些家长也是不由自主地沿用了他们自己的原生家庭做法,教育结果也不是尽如人意。

      就像是我女儿同学,一开始她妈妈特别抓紧,认真督促孩子学习,无比焦虑负责,结果呢,孩子初中还尽力配合,高中就很难做到妈妈要求,反倒是彻底放弃了学习,忙着谈一场又一场的恋爱了。

      这样的孩子,家人的爱是有的,就是方法有些问题。学习借鉴了好的、符合规律的方法,就会好一些。

      总的来说,孩子的叛逆期是必然的,是他们自主意识的体现。就像是有学者说,父母和孩子之间天然会有一场战争,孩子赢了,皆大欢喜,孩子输了,则是一场悲剧的开始。

      如果说,好的教育之路是一条大道,那么有教育意识的大部分家长都在路上及路两边。

      其实,出了太多教育问题的家庭,是没有教育意识的家长。

      就像是今天中午陪审员朋友讲述的刚刚结束审理的这个案子。

      一个14岁女孩状告17岁男孩强奸。男孩初中没毕业就开始了浪迹社会,曾有过盗窃史,现在帮人洗车。女孩正上初中,父母关系紧张。

      男孩女孩在网上认识,第二天见面后发生关系,之后女孩又跟着男孩去了男孩老家。在老家,男孩与父亲发生激烈矛盾,叫来了110,女孩家长因此知道了女孩数日未归家。女孩家长状告男孩,男孩被判二年有期徒刑。

      这只是个案,但是生活中缺乏教育意识的家长似乎大有人在。

      有抛下孩子出门打工的家长,有打骂孩子、情绪发泄为主的家长,有只顾自己玩的家长,有身患疾病、自顾无暇、无力管教孩子的家长……

      这些孩子该如何教育得更好?我们能为这些家长做些什么?

      这些家长的社会支持太有必要了。

      首先,孤儿,事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单亲贫困儿童,尽可能发展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介入。

      义工组织、志愿服务在我们本地存在了有十多年,目前我也从一个普通义工,到了一名社工师,做专职社工,再到注册志愿者,现在正在做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现在全国推广志愿服务,我们也经常出来向全国同行学习,所以大家有困难,也可以联系当地志愿服务团队和公益组织,或者转介绍,相信大家一起伸出援助之手,困难的难度就会有所减轻。

      其次,扩大宣传规模,组织相关人士多做优质家长课堂,把好的教育理念传播给大家。

      现在国家大力倡导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优质文化,我们这里也经常举行各种规模的培训班,还是有很多人受益的。

      在我刚刚做读书会的时候,别人请我去讲课,我总是推辞,现在就不会了,我一定要多多给大家分享好的教育理念,让大家少走弯路。

      再者,以孩子为纽带,以学校为依托,发现苗头,家长老师就提前预防,让孩子出现问题后,老师和家长知道该怎么办,有地方让他们可以申请帮助解决。

      现在学习媒介很多,网上的线下的各种好的教育理念,尽可能降低门槛,让更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困惑的家长,有地方求助。

      最后,每个社区以后会有志愿服务站,对于家庭教育方面要重点关注。这样,哪怕家长不会教育,也有地方可以帮他们教育孩子,而且还比较便利。

      其实,我太多是从我社工的角度考虑问题,可能很不全面,希望大家给予指正和帮助,让“原生家庭”,不再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枷锁。
        互动 1
        点赞 2
        分享

        苍月微凉 讲的很好,其实,学习和获得帮助的渠道有很多,难的是父母愿意去学,想去做出改变。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xinli_5288暖暖 xinli_5288暖暖 已发布56个故事
        今天看了刘金老师的这篇文章,题目是《我以为是安慰,你却说你更不愉快》。

        这篇文章真是给我的及时雨,我昨天还在为这件事郁闷呢!

        昨天回妈妈家,妈妈絮絮叨叨说了些邻里之间的一些不开心事。

        我就犯了刘金老师说的(第1和第3种:我逗你开心,帮你解决问题)方式。

        看到妈妈掉入坑里,就想把她从坑里拉出来,让她思维升到高楼去看看风景。

        还有你不能这样去想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去思考……

        结果大家可能想到了,我说了半天,妈妈还很难受,觉得我说了一大箩筐的大道理,让她更难受,还不如不跟我说得好!结果是不欢而散!哎!

        感谢老师的这篇文章,我今后知道该怎么做了。

        一是陪伴、二是倾听和共情、三是包容、支持和接纳。

        人们常说:我们可以用一年学会说话,但是却要用一生学会闭嘴。
          互动 2
          点赞 1
          分享

          Dem! 常遇到这种情况,下次我或许知道如何告诉别人我的感受~ 回ta 点赞 0

          xinli_3756 嗯嗯,非常理解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崔冠雄 崔冠雄 已发布12个故事
          社会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中最接地气的,这个接地气倒不是因为能够帮助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而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大学中,都会和他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影响他人或者被他人影响,从而推动了人类和社会的进步。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很多理论知识,如首因效应,归因理论,认知行为偏差理论,自尊,光环效应等等。有很多很多。在所有知识中,我觉得给我启发最大的就是归因理论了。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环境,往往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一定的解释,即认知整体在认知过程中,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未知的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比较官方的解释了。这个理论让我在生活中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看到有纹身的社会人,我就把他们归结为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一看就不是善良之人。这种刻板印象简单分类,有时候可能走捷径,但是,有时候也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也会纹身。后来,我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重新认识了那些纹身的男男女女,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是我想的看到的那么邪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今年春天在参加101视频直播中对一个男人的印象。
          他每天戴个墨镜,整个披头士的发型,说话还阴阳怪气的,看到这个人的第一印象,我就特讨厌,心中想,就这家伙,不学无术,流氓气十足,一看就不是好人。但在后来的接触中,我发现,他是一个话不多说,内心强大,乐于助人的好男人。他喜怒不形于色,是因为看透了这个世界的本质。所以,我觉得归因理论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帮助,更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清醒的认识。
          最后,我衷心希望所有的小伙伴,都学习一些社会心理学,让自己人生从容淡定。世界和我爱着你,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加油!
          互动 2
          点赞 1
          分享

          楼主 壹心人7小作业2 回ta 点赞 0

          楼主 #壹心人活动7小作业2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舒雅清正 舒雅清正 已发布237个故事
          #壹心人7小作业2

          01

          聆听壹心理中老师们的直播课,老师们对问题与内容,优雅有序的娓娓道来,让我非常钦佩。尝试聆听自己的音频,要不是“老旧”的诵读,要不是拘泥紧张的传达。

          这让我很无助,也很苦恼。于是我尝试认真的觉察自己。

          那天再次我聆听到被雅娜老师朗读的,我自己的心理词条文章《让“镜中我效应”照出清晰、完整的自我 | 心理词条》,让我怦然心动,也有一次幡然醒悟。

          我,又一次丢失了我自己。语音中,没有了真实的独特自我,哪里会有灵魂,情感与灵动呢?

          02

          一年前我面临过一次比较重要的选择,那时,我不知道是选择留下来更需要勇气,还是尝试另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更需要勇气。

          很快我做出了选择,因为无论哪一种选择,我都需要勇气,需要有让自己愉快的生活的能力。

          我选择了尝试另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虽然内心会有一些落差。

          两个月的新鲜与休闲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那种失落。因为,前一天还在单位得心应手充满自信志得意满的我,成了闲赋在家的“全职主妇”。

          主动联系我的人寥寥无几,我面对的就是柴米油盐与一点都不擅长的家务。而且,体重明显上升,每天也没有动力去收拾打扮。

          最初惬意的公园景色拍摄,分享出去的配乐,现在听起来都透着颓废的无精打采。

          我把自己弄丢了。那时的我,是混乱的,不知道闲下来的自己,还有什么价值?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渴望人际交往又抗拒人际交往,就想躺平却又恐惧躺平。总之充满了冲突与内耗。

          之前兴趣满满的拍摄分享,更多的是为了让别人看;去看望同城的长辈,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些事情可做,收拾打扮,为了让别人看到……

          父母强烈主张我再出去工作,赶巧表妹联系她,两个人便一致同意我去表妹的游乐场去帮忙。

          03

          当我尝试去了表妹的游乐场的时候,壹心理的壹心人3活动开始了,心理学知识向我敞开了大门。就像河面上终于冰雪消融了,内心的琴弦被开始拨动,我,终于又有了一个方向。

          一次阅读,我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墨菲定律全四册》,其中的第一章镜中我效应,突破思维界限,认识真正的自我。第一篇就是《镜中我效应:“镜中我”与“真的我”》。

          那一刻,我豁然开朗。

          镜中我效应”,是1902年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

          这个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通常,我们会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其次,我们会想象他人在这个认识之上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最后,我们会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产生某种感情,这种感情将主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你只能做一个“好”的自我,不能有“坏”的自我:

          你要分享,不能自私;
          你要聪明,不能愚笨;
          你要勇敢,不能胆小……

          于是,自己陷入了“我想成为的那个人”,和我“实际上我体验到我是谁”之间的冲突和分裂。把自己瓜分为了对立的、“好”的自我,和“坏”的自我。

          想要变得更好,而没有想到成为一个统一的真实的自己。

          觉察之后,我接纳了当下的自己。不去排斥任何的一部分,并且让这两个部分同时在一个空间里,和谐共处,从彼此那里得到贡献、互补和共鸣,成为一个完整的自我。

          随之,我不再苛求自己勉强自己,不再强求孩子父母与所有的关系,也不再担心未来。

          我的生活、心情,感受,都有了更有能量的转变。
          互动 1
          点赞 1
          分享

          自由羽毛 真的很棒,如果没有加入壹心理计划,就不会明理,也不会有这样的幡然醒悟,先明理再转变,👍🏻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湘遇成欢 湘遇成欢 已发布112个故事
          给我最多启发的社会心理学知识是关于“社会自我”的内容,在我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非常有用和有效。

          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知觉,包括对各种角色关系、角色地位、角色技能和角色体验的认知和评价。

          也就是说,个体觉察到的别人所评价的自己的形象和行为。是指个体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己和他人相互关系的认识、评价和体验。

          如果一个人认为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找不到知心朋友,就会感到很孤独、寂寞。

          而自我意识发展有三个阶段,詹姆斯将其分为:

          生理自我(1-3岁):表现为对身体健康、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社会自我(3-13岁):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心理自我(13岁以后):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

          那么,社会自我的实现过程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中的重要阶段,它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完成的。研究认为,从3岁到13、14岁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对个人实现社会自我起着重大作用。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因此,在这个阶段,要多鼓励他,给他正性的积极的评价。

          当一个人在社会自我阶段得到的鼓励越多,就会越自信,越有利于性格的积极发展,反之,受到的负性评价越多,越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因此,在了解了这一知识之后,我就更加重视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了,因为这肯定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藏着我对孩子的接纳、理解、信任和看见,我的肯定也教会了孩子自我肯定,是他自信的基础。

          看到我的孩子现在充满着自信,不惧困难,我就更加确定鼓励和肯定是有力量的,他的社会自我是足够强大的,不禁感叹,为人父母,学点心理学知识,真的很有用😊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怡名 怡名 已发布235个故事
            《减少旁观者效应的不利影响》
            在社会心理学学习的过程中,旁观者效应曾对我触动很大。
            《纽约时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起事件:1964年3月13日,一名女服务生在下班返回公寓的途中遭到歹徒的袭击。这场袭击持续了将近30多分钟,期间,她多次朝附近的居民楼呼救,事后,有38人说听到呼救。但除一人报警以外,其他人都没有伸出援手,最后她惨死。

            这件事,曾引发大众对人性冷漠的关注和讨论。
            但社会心理学家没有简单定义为人性冷漠,而是经过研究和多次实验,提出了旁观者效应:
            即当有其他人存在的时候,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与帮助前的延迟时间越长。
            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听到呼救,却没有采取行动。
            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如果突发不幸,遭遇暴力,袭击等,身边的人越多,越可能受到求助,其实不然。
            国内也曾有报道称一个孩子在广东佛山,被两辆车子碾压,七分钟内有18个人路过,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过了好久才被一个捡垃圾的救起,但由于拖延太久,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
            当人们认为自己并不是唯一的目击者时,哪怕知道有人需要帮助,也会想,别人可能已经帮了,用不上我,或是我不帮,总有人会帮;别人都不帮,我为什么要帮?
            这其中还有从众心理:当在场的其他人无行动时,个人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采取一种“不介入”的态度。

            那么这个效应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就是当我们真的遇到危险或是需要帮助时,一般而言,可以向离自己最近的人、或是那里的工作人员,针对其中的一个人坚定地求助,获得帮助的可能性要大。
            最常见的情况:
            坐地铁,人很拥挤,如果自己突发疾病,感觉不舒服,抓紧向离自己近的某个人请求帮助。

            当我们作为旁观者时,不妨勇敢一点,站出来,带头来帮忙,旁观者效应突破了一点之后,就会瓦解,大家都会加入到帮忙的行列中。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刘权熳 刘权熳 已发布34个故事
              给我最多启发的社会心理学知识是在社会影响的知识办板块中的:从众现象。通过对于“从众”的知识学习,我了解到了从众对我们的社会影响,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和了解到了从众现象的表现。

              一、从众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当我们在一个团体里面,我们会感觉到一种同一性的压力,我们会跟随着大多数人观念、想法、行为产生的模仿、配合、强化。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等环境中经常出现。主要是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于行为和群体中的多少句人向符合。而社会心理学对于从众的研究,对我们整体和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从众现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引起我们产生从众现象的群体压力是真实存在的,是在群体中的个体可以感知到能被想象到的,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同时,群体压力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产生影响。但是,从众不是一种胁迫,有概率某些情况的从众和个体本意不符合,可并不是强行的,而是一种个体的自愿行为。

              二、要了解从众,我们就需要了解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现象的类型、产生原因、影响因素。

              在很久远的过去,心理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社会心理学也没有对社会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那个时候,我们很难去解释自己为什么会产生对整理的心理趋向。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现象。“从众现象”便进入我们视野。

              社会心理学家根据行为是否从众、行为与内在判断是否一致,将从众氛围三种类型:
              一是真从众。个体外在行为和全体保持着一致,而且内心也认可这群体的判断,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认知行为处于合一状态,这是种真性的表里一致的从众。
              二是权宣从众。和真从众不同的是,个体虽然外在行为和群体意志,但是内心在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自己才是正确的,只是在群体压力只想附和着群体,虽然是自愿行为,可内在十分矛盾。权宣从众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遍的形式,长久之下,我们就会容易出现认知失调、感受到焦虑抑郁的情绪,有形成心理问题的风险。
              三是反从众。反从众不是绝对的反对群体,和不从众是有区别的,反从众意味着个体内心的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个体外在行为表现和主流并不一致。就是内心认同大家的想法,可是还是表现克制。

              我们人是要对自己的行为选择负责的。从众有各种类型,对于心理健康来说,最核心在于知行的合一,如果我们自愿跟从了趋势却内心不满,又或者我们内心赞同却不能在行为上统合,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我们产“从众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们比较迷茫的时候,需要寻求上的参照物。在情景不能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就给了参考价值。当然,我们也有可能会因为对偏离的恐惧,害怕被边缘化,所以才“随大流”。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从众行为,也能体现出从众的凝聚力,当群体认同感较强的时候,大家会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这种凝聚力,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能够在这种行为趋向中,渡过各种困难和突发性问题。

              三、我们需要理性的看待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而不能盲从,也不能随波逐流。

              过去,我对从众的理解停留在不理性的“随大流”,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社会现象。但是,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学习,我明白了从众也是有一定社会功能的,我们社会需要有共同使用的语言、价值观、行为方式。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我看到了从众带来了国家向心力的强大,因此从众是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个体如果固步自封闭门造车,那么也很难适应社会情境,而从众能够让我们迅速适应未知世界。

              但是,凡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一个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自我个性,就会陷入盲从的漩涡。失去属于自己的人格魅力。所以,我们要全面的客观的去理解从众,去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经常进行自我觉察,吾日三省吾身。能够在和整体和谐相处,和他人和谐相处的同时,成为更好的自己。

              感谢阅读,世界和我爱着你。
              我是壹心理心探教练熊猫君刘女士。
              欢迎找我提问解答评估分析沟通倾诉。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怡记 怡记 已发布17个故事
                #壹心人7小作业2

                我觉得,给我最多启发的社会心理学知识,莫过于三维归因理论。它能帮助我们搞清楚发生一件事以后,到底是自己的原因,别人的原因还是情景的原因。

                三维归因理论,需要对行为做多次观察,目的是为了获取行为的三种属性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区别性(特异性)。

                行为的一致性,是指行为是否与众相同,如果所有人都会对刺激物做出这个行为,也就说明行为的一致性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

                行为的一贯性,是指行为是否总是如此,如果领导不仅在你迟到时批评了你,在其他场合也批评你,那么领导的行为一贯性就高,反之就低。

                行为的区别性,是指行为者除了对刺激物做出这个行为外,对其他人是否也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依据据行为的三个属性的信息,可以根据凯利提出的信息组合表,对行为进行归因,判断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行为。

                如果说其他人对我不这么做,他其他时候对我也这么做,他对其他人也这么做,那就是行为者的问题。这种情况,就是低一致性,高一贯性,低区别性。

                如果说其他人也对我这么做,他经常对我这么做,他对其他人不这么做,这就是刺激物的问题。
                这个组合就是高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

                如果其他人对我不这么做,他其他时候也不对我这么做,他对其他人也不这么做,这就是情景的问题。这个组合是低一致性、低一贯性和高区别性。

                比如有人放了我鸽子,没看电影。我就可以看看他是不是经常放别人鸽子,我是不是经常被别人放鸽子,或者是不是看电影才被放鸽子的。

                这就解决了很多困惑的问题呀。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赵茹霞(赶路人) 赵茹霞(赶路人) 已发布17个故事
                  #壹心人7小作业2

                  学习心理学那么多知识,感觉给我启发最多的还是社会心理学的,因为很多东西跟我们的日常相关,包括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都有所关联。

                  一方面感觉自己之前想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想明白了,另一方面好像自己有了更多的宽容心,可以更多的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让自己感觉真的是学有所用。

                  就拿其中的《社会影响》这一章来说吧,里边有“他人在场”、“从众”、“服从”、“顺从”,学第一个的时候感觉还好,但是学后面三个的时候真的是头大,好像都差不多的吧。

                  但是定义、影响因素、具体方法又有所不同,总是记混或者根本就记不住,后来列了表格,将三者放在一起,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都列出来,然后就明朗很多了,原来是学习方法不对呀。

                  以前总是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从众,为什么一些粉丝会那么狂热和无脑,难道就没有一点自己的思考吗?学了从众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原因会有那么多,有一些社会的、个体的、还有一些事情境方面的,突然就觉得好像可以理解他们了,也学会了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去解释他们的行为,有时候在一些场合也能提出更好的建议。

                  还有顺从的一些技巧,比如登门槛技巧和低球技巧,没想到还有那么细微的差别,在有求与别人的时候也会使用的用一下其中的小技巧,感觉非常有成就感。

                  服从相关的话可能更多的是在职场上,学会去辨别一些信息,并不是老板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在一些场合自己也学会了没有那么犟,而是会根据当时情境来选择一个对自己来说还算比较有利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当然除了这些,一些经典的实验也是蛮受震撼的,比如阿希的判断实验和斯坦福监狱实验,印象非常深刻,跟其他的心理学知识点也有所关联,学这个的时候又顺便把其他相对应的知识点也学习了,比如态度那一章节。

                  总之,最喜欢的是社会心理学里的知识点,因为它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可以活学活用。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知了 知了 已发布15个故事
                  #壹心人小作业2

                  偏见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分类。

                  我先讲下相关概念:
                  [偏见]是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一种习得性的态度,它包括刻板印象,消极情感,行为倾向。
                  [社会分类]是一个过程,人们通过判断别人与自己是否相像来区分“我与非我”“我们与他们”,来把世界分为[内团体](自己所属的团体)和[外团体]。
                  已经有大量实验证实,即便是完全随机分配(不以性别、年龄、肤色、种族、职业等等为分类标准)形成不同群体,人们也倾向于对内团体给予更积极的评价,而对外团体形成偏见。
                  所以说,偏见的根源在于社会分类。

                  这个知识点给我的启发在于:我们应该通过实际接触来了解某个具体的人是如何,而不应通过他身上的所属标签来进行评价。
                  当今社会有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肤色歧视、职业歧视等等,其根源都是人们在内心划分了“我与非我”。如果我们能摒除这些标签,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对立,去看见身边每一个复杂而立体的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会更紧密,我们的真实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这个知识点对我的归因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我发现某人与自己的某方面有所不同时,我会理解为人与人生而不同,有差别是一件很正常,且理所应当的事情,不会归因为性别/职业/地域等。如此一来,求同存异也变得更加容易。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她 已发布60个故事
                    #壹心人7小作业2

                    #给我最多启发的社会心理学知识#

                    学习心理学以后,给我最多启发的社会心理学知识是【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说的是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她)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来说,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

                    了解了贝勃定律以后,我能理解以前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些社会现象了,对于解决我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也有帮助,甚至我更了解商家促销的一些套路了。

                    人们常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因为从俭到奢是从小的刺激过度到大的刺激,而由奢入俭则是从大刺激过度到小刺激,经历了强烈的大刺激之后,小刺激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还有我们平时给伴侣、朋友、领导送礼物,如果一开始就送比较贵重的,那么以后再送礼物最好维持在现在的规格,或者超过这个规格,不然对方可能会不以为意。如果一开始就送比较贵重的,你能承受的最高规格的礼物,那么以后送礼就不好送了,除非你打算只送一次。毕竟人际交往,其实是个细水长流的事儿。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循序渐进地去送礼物,一点一点提高送礼物的规格,这样每次被送出去的礼物都会被看重、被重视,心意也更容易被看到。

                    了解了这个定律之后我也更能理解,当市上大学室友过生日,我给他送一堆零食做礼物,她为什么会不高兴,生气和我吵架了,就是因为之前我对她的好是一个更强大的刺激,过生日我送她零食,对她来说是更小的刺激,而且可能她觉得我送她零食是不够在乎她。现在我倒是更了解她当时的心理。

                    贝勃定律还会启发我去思考商家促销的套路,比如现在特别火爆的直播购物,主播往往会一点一点地去降低商品的价格,其实就是把小刺激前置了,把大的刺激放在后面,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刺激你的消费欲望,最后你可能会扛不住那个刺激而去下单。

                    还有我们平时看的一些电影电视剧,通常都是把高潮部分放在剧情的后半部接近尾声的部分 ,因为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刺激观众,吸引观众看到最后,一些叙事性的小说也是如此。如果一部剧把高潮放在前半部分或者中间,那么后面剧情相比之前的高潮就是小刺激了,起不到刺激观众的作用了,这样的剧,观众多半会弃剧,后面的剧情对观众来说已经索然无味了。所以好的影视剧,高潮多在后半部分。

                    贝勃定律还可以被我们应用到谈判中,可以先抛出一个不会被接受的条件,把我们的真实条件放在后面,当前一个条件被拒绝以后 ,接下来提出的条件被接受的可能性更大。这就是用大刺激去冲淡我们真实需求带来的带来的小刺激。

                    利用好贝勃定律,会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和一些事情上更顺利,也不容易被一些套路诱惑。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交流